24小时阅读榜

    今日天气排行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最好空气
    • 最差空气
    排名 城市 所属省 最高气温
    查看更多排行
    排名 城市 所属省 最低气温
    查看更多排行
    排名 城市 质量指数 质量状况
    查看全国空气质量指数排行
    排名 城市 质量指数 质量状况
    查看全国PM2.5指数排行

    热门城市天气

    更多

    当前位置:天气快报 >天气新闻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有什么寓意?

    2020-06-10 23:59:06东方天气网

    端午节吃粽子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天如果不吃粽子,反倒觉得少了点什么。从传统意义上来讲,端午节吃粽子有着重要的历史寓意。大多数人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源于屈原,但其实粽子的起源要比这更早。那么,到底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呢?我们一起来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及寓意。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

    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来的。

    不过,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粽属于“籺”的一种,籺是人们在逢年过节时用来拜神祭祖的贡品,逢年过节做籺拜神祭祖是古老的传统习俗。籺有很多品种,不同的节日会做不同的籺,粽籺是端午节拜祭神灵祖先的贡品。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即为广东碱水粽。

    “粽”字本作“糉”,历史上跟粽子沾边儿的文字记载,最早大概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

    粽子的传说: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演变成了粽子。

    粽子的寓意: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粽子应该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粽子的各种类型:

    “竹叶粽”:“取竹叶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净,夹枣、栗、绿豆,以艾叶浸米裹,入锅煮。”

    “甜茶粽”:“取真武山优质甜茶取汁用来制作粽子,其粽子色泽金黄油亮,入口润滑细嫩,柔软”

    粘稠,齿颊留香,回味甘甜,去腻消食,营养丰富”

    “腊肉香肠粽”:“腊肉香肠包的小粽,入口就有过年团圆的气息。”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软,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莲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块包粽,火腿要金华者,精肥适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蛋黄粽”:“中间一个蛋黄,蛋黄必须采用上好鸡蛋,入口甜咸而不反感。”


    相关新闻:
    天气分类
    • 国际天气
    • 国内天气
    • 城市天气
    • 旅游天气
    • 今天天气
    • 明天天气
    • 一周天气
    • 空气质量
    • 合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