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气快报 >天气新闻
农历春节即将来临。迎接新年的中国人要隆重度过旧岁的最后一天“除夕”,一家团圆,同吃年夜饭,守岁祈福。然而,除夕当天应不应当放假,曾是个引起广泛争论的话题。而事实上,除夕也确实经历过进出春节假期表的反复。
春节假期初一起算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一岁之始,农历以近立春之月朔即正月初一起算,亦称元旦。为了与国际历法一致,1911年辛亥革命后公历1月1日被称为元旦,作为新年;农历元旦(正月初一)则改称为春节。
上世纪50年代,春节期间以勤劳动、搞生产为荣,但也实行了不太固定的假期,一般是正月初一到初三。据1959年2月8日的《北京农民报》报道,这一年春节放了5天假,从除夕一直放到初四。(1959年2月8日《北京农民报》5版,《春节好》)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特殊时代原因,国务院作出“春节不放假”的决定。据《北京日报》1967年2月1日报道,国务院正式向全国各地发出了“一九六七年春节不放假”的通知。
直到1979年1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封题为《春节为什么不放假》的读者来信,引起全国很多人响应,春节放假制度才于1980年正式回归。
1983年2月3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北京日报》上发布了一则《关于春节放假的通知》。“一九八三年春节,按规定是二月十三、十四、十五日(阴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放假三天。因十三日是星期日,十六日补假一天,十七日(星期四)起照常上班。”从这则通知可以看出,当时除夕并未在假期列表中,而假期碰上正常休息日,也有补假的规定。
因为这种偶尔借休息日连续休假的缘故,本不在法定放假日的除夕也误打误撞放过假。1995年春节,除夕正逢星期一。出于便民的考虑,北京市决定将除夕调休放假,初一至初三为法定放假,初四调休一天,再加上新工时休息日(每周44小时工作制)星期六也放假,最终这一年的春节假期足足休了6天。(1994年12月27日《北京日报》1版,《春节放假通知》)
2008年除夕正式入假
尽管通过调休,春节假期可以相对完整,但中国人最看重的除夕仍被排除在法定假日之外。社会上关于“除夕入假”的呼声越来越高。
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两位政协委员提出提前一天放假的建议,让春节放假从除夕开始。他们认为,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亲情”和“家庭友爱”的重要载体,春节更应享受“特殊待遇”。(2005年3月10日《北京日报》3版,《但愿春节放假从除夕开始》)
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开展民意调查。调整方案的拟订原则之一是,法定节假日安排要“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主要内容有三点:一是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二是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其中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三是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
对于这次民意调查,群众的回应迫切而热烈。据统计,自11月9日方案公布至11月15日民意调查结束,通过5家网站,约有155万网民参与调查。(2007年11月10日《北京日报》2版,《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网上征求意见》)
从投票结果看,超过八成的网民支持将春节放假时间提前到除夕。网民“狗尾巴草叶子”说:节假日早就应改了,如果我们自己都忘记传统节日的意义,那我们这个民族就好像没有了过去。但也有一些网民表达了反对意见和担忧情绪。网民“小胖侠”说:春节从除夕开始放假,实际上缩短放假天数一天。因为当时不少单位在除夕当天实际已经放假,除夕成了法定节假日,总放假时间仍是3天似乎并不划算。(2007年11月13日《北京日报》2版,《八成网民支持假日调整方案》)
2007年12月16日,修改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公布。其中规定,春节放假3天不变,但调整为从农历除夕开始计假。同时,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2007年12月17日《北京日报》1版,《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后公布》)
当天,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在节假日调整这个问题上,要尊重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见。针对“增加春节法定放假天数”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认为,目前春节放假3天是合适的,至于一些单位在除夕自行安排放假,并不能代表政府的规定。(2007年12月17日《北京日报》2版,《节假日调整尊重大多数人意见》)
2008年,除夕堂堂正正登上了春节法定假期表。由于调休因素,这一年的春节假期从2月6日一直放到2月12日(除夕至正月初六),共有7天。
连上七天班引不满
从2008年到2013年,“除夕、初一、初二”放假实施了6年。但放假前后挪借双休日的做法,导致节前或节后连上七天班,颇令人感到疲惫。对于“凑”长假的做法,人们很有意见。
2013年10月10日,全国假日办在多家网站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截至10日21时,近八成受访者对现行放假安排不满意。为什么不满意?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调借”双休日,分给长假的做法,使得平时的休息日支离破碎,工作日凌乱无章。(2013年10月11日《北京日报》9版,《近八成受访者对现行放假安排不满意》)
在全国假日办公开征求意见之后,“2014年放假怎么个放法”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2013年12月,201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终于出台,明确春节、国庆将放假7天。而方案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过去为了拼凑7天假而需要连续上班七天的情况将不再出现,借用双休日的方式改为分别向邻近两周各借一天。(2013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5版,《明年放假不再“连上七天班”》)
2014年放假安排对春节假期的起始时间也作出了调整。从2008年执行的“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时间,修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因此,2014年春节假期又“开除”了除夕。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二恢复为正月初一至初三。(2013年12月12日《北京日报》1版,《春节放假起始日恢复为正月初一》)
除夕到底该不该休假?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余辉认为,“2014年的年三十没有放假,这不符合民俗,即便上班大家的效率也明显不高,我建议大年三十还是恢复放假,并保持不变。”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家冯骥才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他的提案之一就是建议恢复除夕放假。他认为,中国人过年过的都是“三十儿”,理应放假。
2014年的春节放假安排被不少老百姓吐槽为“把除夕赶出节假日界”。“还是希望除夕能放假!”在朝阳区一家销售公司上班的柳成栋老家在河北邢台,由于正月初一才放假,他为了能够除夕回家过年,只能攒着年假在春节前使用。
对此,赞成假期安排的一方认为,除夕即使不算假日,当天很多单位和公司也不上班,相当于成了隐形假期。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告诉《北京日报》记者,除夕不放假确实让部分企业释放出了隐性福利,“除夕时,往往有企业仅需要上半天班,或者干脆给职工放假,对于职工来说,假期等于多出来半天或一天。”事实也如此,2014年春节,一些公司为方便员工过年回家,选择提前放假或“超额放假”。中关村一家互联网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年公司提前两天放假,一共休息9天,“明年春节如果除夕不休息,也打算这么办。”(2014年12月8日《北京日报》6版,《7成网友盼除夕放假》)
一年后以调休形式回归
社会大众对于除夕有根深蒂固的情结,这也促成了除夕假日以另一种形式回归。
2015年春节放假安排以工作日与休息日调休的方式,保障老百姓可以从除夕至初六一口气歇7天。(2015年1月16日《北京日报》1版,《关于2015年春节放假安排的通知》)
看到新的春节假期安排计划,老百姓高兴,正在集训的女排姑娘们也高兴。2015年春节期间女排姑娘们获得了3天宝贵假期,中国队主教练郎平说,春节放3天假也让大家稍微休息一下,“回家吃个年夜饭,过个除夕夜,就差不多了。”(2015年2月12日《北京日报》16版,《女排姑娘春节放假乐开怀》)
至今,虽然除夕仍未被重新纳入法定假日,但一直以调休或正逢休息日的形式实际存在于春节假期中。